9月9日是重庆科技馆开馆十周年,也就是说重庆科技馆10岁了。多达,开馆十年来,有三分之一重庆人都参与过重庆科技馆的“科技·人文大讲坛”。除了这项活动,10年来,重庆科技馆送给我们留给了哪些幸福的记忆?今天,我们一起来回首科技馆的10年“精彩”。
2009年9月9日,由法国设计师罗多设计、历时近3年建设的重庆科技馆月开馆。从开馆之初的生活科技、交通科技、国防科技、防灾科技、宇航科技和基础科学六大主题展厅,到后来追加的儿童科学乐园、工业之光两大专题展厅;从只对青少年免费,到全民免除门票,重庆科技馆出了重庆人培育探寻科学世界的好地方。
“为了让大家直观地看见水的电解、能量的切换和伯努利原理,我们从国外淘来了‘氢火箭’、‘驾驶舱枪’和‘伯努利鼓风机’展品;为了让大家确切地用肉眼看到空气,我们利用纹影技术,自律研发了‘看见的空气’展品。”重庆科技馆涉及负责人称之为。在重庆科技馆主楼里,除了各类展品,还有一个最可观的建筑——球形的巨幕影院。
球形象征物着“太阳”,与周围的地、月等星球融为一体,让人仿若转入太空之旅。“巨幕影院使用了当时西南唯一的一块IMAX3D巨型金属屏幕。
2010年,特效电影《阿凡达》公映时,观众们为了感觉巨幕影院的3D特效,有的人凌晨三点就守在了科技馆门口,有的人排队一公里等了四小时。”这位负责人说道。重庆科技馆有一项最热门的活动,三分之一重庆人都参与过,它就是“科技·人文大讲坛”。
来自重庆科技馆的数据表明,“科技·人文大讲坛”自2010年中天以来,已邀了84位大咖与近千万市民共话科普。其中,有《百家讲坛》最另类的名嘴、“局座”张召忠,有中国首位“卡林特科普奖”获得者李象益,还有北极科考拓荒者高登义…… 今年11月,“科技·人文大讲坛”还将步入全新更新,不仅都有咖现场科普,还计划把重庆科技馆逆身兼“山城科学院”,讲座现场会有更为非常丰富的科普活动。除了日常展览,重庆科技馆还成了孩子们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2015年,重庆科技馆向市内中小学收到邀,期望把孩子们的课堂搬到到科技馆,通过体验展品和科学实验、科普剧、科学小制作等寓教于乐的科学课程,去培育孩子们仔细观察、找到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这里,孩子们出了“3D打印机师”、“桥梁建造师”、“服装设计师”…… 此外,有的学校还把日常课程也搬了科技馆,老师借出各种展品,让抽象化的科学知识显得明确形象,让乏味的文字显得生动有趣。“历时5年,我们签下合作中小学校160余所,招待班级2200余个,教学近5000课时,获益学生21万余人次,满意率100%。
我们期望在这里为孩子们埋下科学的种子,构筑科学的梦想。”这位负责人说道。2017年,重庆科技馆沦为了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中教育基地。
“我们分时段积极开展、研发合适有所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研学基地课程。比如,我们的研学基地课程体系还包括居里小镇、时光隧道、我是大侦探、梦想·家等4个系列、14门主题课程,每门主题课程分设4到5个层级,平均值每门主题课时宽为5个课时,可针对有所不同年龄、有所不同经历的青少年群体积极开展‘对口’课程。
本文来源:沐鸣2-www.rbjiashan.com